胃為什么沒把自己消化掉?
人們吃進食物后,很快就被胃液消化掉了。胃液酸性很強,可從來沒有把自己消化掉,其中奧秘何在?
事實上,胃液在消化食物的同時,也對胃壁有一定的損害作用,即造成一些細胞的死亡。 但是由于胃有很強的再生能力,因此這種損害僅僅是暫時的,胃能很快恢復如初。美國密歇根大學醫(yī)學系德本教授的研究資料表明,每分鐘胃的表面能夠產(chǎn)生約50萬個新細胞。也就是說只需三天,就可以再生出一個新胃來。然而,由于胃液能在幾小時內(nèi)把胃的組織溶化掉,只靠產(chǎn)生的新細胞,還來不及完全彌補所造成的損失。因此,還得另有本領(lǐng)才行。
胃的第二個本領(lǐng),是胃壁覆蓋著一層厚厚的,被稱為胃粘膜的上皮細胞。它與胃液直接接觸,使帶有腐蝕性的胃液不能滲入到胃的內(nèi)壁。我們知道,如果胃內(nèi)產(chǎn)生過多的酸液,就會導致胃潰瘍。由于胃粘膜具有特殊的保護作用,所以可免遭或只受到輕度的酸液侵蝕。
胃液主要是由胃蛋白酶和鹽酸所組成。胃蛋白酶是一種蛋白質(zhì),它是一種無害的消化酶。但鹽酸卻不同,它具有很強的腐蝕性,能輕而易舉地毀壞胃的組織細胞。因此,只靠胃的再生能力和胃粘膜的保護作用還不夠。在胃壁上皮細胞上面還覆蓋著薄薄的一層碳水化合物,即所謂的糖體層。它可以進一步加強對胃的保護。另外,在胃壁里層,還覆蓋了一層由脂肪物質(zhì)組成的、稱為類脂體的物質(zhì)。此類物質(zhì)對鹽酸的氫離子和氯離子,具有很強的阻礙作用,這是胃保護自己的第三個絕活。
近年來,科學家發(fā)現(xiàn)胃粘膜上皮細胞能不斷合成和釋放內(nèi)源性前列腺素,它對胃腸道粘膜有明顯的保護作用。此外,還有人證明胃腸道是人體內(nèi)最大的內(nèi)分泌器官,能分泌新的激素(都是肽類物質(zhì))。
|